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理论频道 > 话题 > 正文

加快构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我们要积极把握当前农村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机遇,以构建有效工作机制为主要抓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要建立健全协作协调的工作机制。要切实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协同抓、各部门共同抓、全社会共参与的工作机制。今年以来,我市健全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新农村建设的部署、组织、指挥、协调、督查和考核;建立了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运行推进机制,由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办公室、督查办公室和十个小组(“两办十组”)具体负责各项工程的推进;完善了责任落实、定期研究、督促检查、协调会办、公开监督、考核评比、信息报送等各项工作制度,确保了各项工程高效突破。我们要进一步健全一整套协作协调的工作推进机制,努力形成整体联动、密切配合和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

二要建立健全示范指导的建设机制。近年来,我市始终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市六大重点工作之一,以典型示范、政策导向、市场带动和行政推动的方式加以引导和推进,充分发挥24个省市示范村、40个“六清六建”试点村、46个小康建设先行村的“带头、先导、示范”作用,涌现了一批初步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先进典型。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身边典型,将新农村建设转化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机制,组织开展区域共建、村企共建、村校共建等活动,宣传和发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全市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要建立健全倾向农村的投入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必须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加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予得更多,就是要按照“三个高于”(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的原则,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新增财力、基础建设投资、信贷投放以及教育、文化、医疗保障等公益性投入要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取得更少,就是要进一步抓好各项奖农补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减少农民支出,增加农民收入。放得更活,就是要采取更加灵活和宽松的政策措施,创新发展模式,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充分调动和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凡是能够让市场和社会力量办的事,要放心大胆地交给市场和社会去办。

  四要建立健全固本强基的组织机制。做好“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干部,重点在基层,主体是农民。要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要切实加强培养、选拔和提拔使用基层干部特别是优秀村干部工作,把他们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双带”型、“双强”型干部建设与加快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推进“强基”工程,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要强化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全面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活力。要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王磊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