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理论频道 > 观点 > 正文

有一种责任叫担当

所谓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乃立人之本,成事之基。担当是一种态度,一种承担与责任的彰显;担当是一种勇气,一种无畏与慷慨的豪迈;担当是一种人格,一种精神与思想的跨越;担当是一种境界,一种应对危机与困境的从容。

诞生于中华民族危难之际的中国共产党,天生就带着勇于担当的“基因”。无论是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还是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再到风雷激荡的改革年代,一批批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冲在一线,带领人民闯关夺隘、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就没有中华民族的解放,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就没有中国“春天的故事”,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担当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担当昭示着中国的美好未来。

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背景下,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一些党员干部身上的担当精神在逐渐“褪色”。 有的怕得罪人不敢担当,面对错误言论不敢批评、面对歪风邪气不敢斗争,不当“斗士”当“绅士”;有的混日子不愿担当,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满足于做四平八稳的“太平官”;有的耍滑头不能担当,不挑担子挑肥瘦,一见有利可图的事就“抢篮球”,一看是难事、棘手事就“踢皮球”;有的存在本领恐慌不善担当,在矛盾面前束手无策、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占着位子不作为、戴着“帽子”不管事,就如公堂木偶。

桥贵载重,人贵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能否担当,担当大小,体现了一个干部的胸怀、勇气和格调。他勉励全体党员干部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勤于付出,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历史和人民的业绩。

敢于担当是一种胆识,需要有勇气。面对任务勇挑大梁,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面对邪气坚决斗争,才能肩负起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才能应对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风险考验。

乐于担当是一种胸怀,需要大气。焦裕禄“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谷文昌“不治服东山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这些被习总书记称赞过的好干部,他们以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坦荡担当,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善于担当是一种能力,需要有底气。“打铁还需自身硬”,肩膀硬、腰杆直,不仅要一身正气,还要与时俱进,善于学习,吐故纳新,才能不断提升“内功”,在改革深水区、社会转型期,更好地掌权执政。

勇于担当是一种责任,需要豪气。在困难面前有锐气,敢闯敢试,不躲不绕;在瓶颈面前有思路,能抓能放,勇破藩篱;在风险面前敢抉择,敢作敢当,不怕质疑;而在名利面前能放弃,安之若素,淡然处之。

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亟需党员干部扛起担当的责任,养成担当的自觉,铸就担当的品格,以“万折必东不回头”的决心,以“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大步涉险滩、啃下硬骨头,为如皋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通讯员 环立忠)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担当 勇气
责任编辑:华烨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