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决定境界 定位决定地位 思路决定出路
——学习余杭、昆山两市发展经验的心得体会
搬经镇党委书记 胡晓勇
日前,我有幸参加了市委组织的赴浙江余杭、苏州昆山的参观学习活动。在历时两天的活动中,我目睹了昆山布局“核酸”产业的超前思维和改革魄力,领略了浙江余杭打造梦想小镇的发展活力和创新精神,也学习了两地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感悟深刻,总结起来就是三句话:“眼界决定境界、定位决定地位、思路决定出路。”
眼界决定境界。余杭和昆山给我最大的感触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超前”。一是观念超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余杭区敏感地嗅到“互联网+”来临的气息,大力推进以“互联网创业”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建设。同样的,早在十年前,昆山人就以超前的眼光,准确的分析到小核酸未来巨大的发展前景,进而全力打造小核酸生产基地。二是谋划超前。作为阿里巴巴总部所在地,余杭区早在谋划布局梦想小镇之初,就依托区位优势,确立了互联网企业与基金小镇融合发展的思路,昆山为了积累发展所需的人才要素,也与美国知名学府合作办学,创办了杜克大学昆山分校。三是行动超前。余杭区用了160天将梦想小镇推到世界互联网创业舞台的中央,昆山核酸产业基地也仅花了六年时间,就聚集了诸多国内外知名的核酸企业,成为引领国内小核酸产业的领军力量,打响了“做核酸,到昆山”的国际品牌。这三个“超前”,从我们镇级层面上来讲,就是眼光要宽。作为镇党委书记,肩负着发展一方经济社会的重任。要打开经济工作局面,就要学习接受新鲜事物、接触前沿科技,特别是我们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注重研究产业,钻研项目,平时要多与企业家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只有眼界拓宽了,才能看的长远。
定位决定地位。探寻两地背后成功的“密码”,两者都是赢在一个“定位”上。一是在产业定位上,两地都放弃了“千篇一律”的传统制造行业,转而围绕全球最领先的科技,专心发展基因技术、机器人、云计算等战略性高技术新兴产业。二是在发展定位上,昆山虽然是个县级市,但是它却以“国际化城市”的标准定位自己,高定位带来快发展。昆山自2010年超过江阴,连续7年位列全国百强县首位。三是在角色定位上。两地作为区、县一级政府,率先转型升级,解放思想,敢于做创新的改革者和探索者,都为上一级政府的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结合搬经实际,我感到我镇发展的定位也要提高,不能好高骛远,但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全国重点镇、南通市级中心镇这些标签。当前,围绕对接服务上海,市委已经提出了“陆海江黄金交汇点、沪苏通高铁桥头堡”的定位,我们要紧紧跟上,精心考量,准确定位,以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为接口,发挥在沪能人优势,最大限度地承接上海外溢资源,为我市发展大局贡献更多力量。思路决定出路。调研学习在开阔眼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打开了工作思路,为完成下一阶段目标任务积蓄了能量、增添了动力。对我镇而言,也许梦想小镇“创客空间”、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杭州海创园这些成功的模式可能难以复制,但是其“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的发展理念值得我们认真领悟和学习。回味此次参观考察,搬经镇应该打造什么主题的特色小镇、如何在周边区域众多“特色小镇”中脱颖而出,在自己的脑海中愈发清晰起来。一是要抓住产业项目。无论是余杭还是昆山,他们的发展都得益于产业的导入。在当前我市全面接轨上海的格局下,我们当前专注的重中之重依然是项目建设,尤其是要紧盯那些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优、环境影响小的亿元项目,方能在打造特色镇的大潮中占得先机。二是要注重挖掘特色。余杭将“梦想小镇”选址在仓前老街不是偶然,因其有着88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我镇同样也拥有这些类似的,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的绍隆寺、1500年树龄的银杏王……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用来做文章的素材。我们当前要做的就是邀请设计院完善相关规划,植入长寿、红色、乡贤等文化基因,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新业态,彰显小镇的独特魅力。三是要塑造优良环境。我们也将学习余杭、昆山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的工作态度,硬件上完善配套,软件上倾力办证、审批、代办服务,塑造一流的外部发展环境,为特色小镇建设添瓦加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