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孤”本是盛行于如皋、泰兴等江淮一带的民俗祭祀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半,家家户户在傍晚时分,在路边桥头旁焚烧纸钱,祭祀孤魂野鬼,祈求家人平安。而如皋则是进入七月就开始有人“斋孤”了。于是乎,街角墙根,路边桥头,甚至草丛旮旯,都可见一堆堆冥票的焚灰,一块块烟熏的黑斑,既有碍观瞻,又污染环境!
诚然,“斋孤”习俗是对已故孤寡老人进行的祭祀,是一种善心的外在表现。然而,不知大家是否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当今社会致力倡导社会和谐,大力弘扬尊老爱老之风,推动老有所养。那也是提倡大家去更多地关心在世的、活着的老年人,他们才是更需要社会关爱的人。如果孤寡老人们活着的时候,我们不去关爱,不施以援手,那么这种“斋孤”的行为是不是感觉很可笑?
由此我还想到社会上有这样一些子女,他们对自家老年人不是恶语相向,就是不履行赡养,甚至还闹上法庭的。然而就是这样的子女后代,却在老人们过世后争当孝子,搭台唱戏,大办丧事,种种行为是不是与“斋孤”一样也很令人发笑?
人们以“斋孤”来祭祀孤寡老人愿望虽然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因为由“斋孤”带来的后果很严重:公共环境被破坏,清新空气被污染,各种灰堆处处飞,清理起来很麻烦。特别是这种以破坏公共环境为代价的行为更是当前如皋文明城市创建的大忌。因此,笔者以为此种“斋孤”的习俗不要也罢!(通讯员 杨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