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小学生减负都是热点话题,近日,一篇《父母校外陪读,不如学会培独》的文章更是让笔者深有感触。
要解决陪读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需“减负”做支撑。父母乃至爷爷奶奶,为啥花巨资租房陪读,是因为子女在校学习时间紧张、作业负担过重。据了解,目前,忙于中考和高考的学生,一般在校时间多过10小时,从早上六点半到晚上九点半。这些学生中午有午自修,晚自修后,还要做一个小时左右的作业。学生来不及忙于洗澡、洗衣等独立生活的事务,因睡眠时间不足,整天处于疲劳不堪的状态。家长不忍心孩子在校受如此学习重负的折磨,只得去陪读。家长们忧言,如此重压的学习环境,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弱化了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教育已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和亮点。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由此可见,政府已把减负提到主要议事日程。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第二师范学院院长胡仲军说,课业负担重是我国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也让家长叫苦不迭。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改变应试教育模式,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尊重学生兴趣,并规范课外培训班。其他代表也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看法。
为此,笔者呼吁,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勇于亮剑的精神,解决重负的难题,把减负落到实处,为孩子们“培独”创造宽松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