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忠兵
日前,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某水上乐园一男童不慎溺水。一工作人员立即对溺水小孩实施“倒挂”急救,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而据医护人员介绍,溺水施救时最常见的错误是“倒水”,只有“心肺复苏”才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此次事件再次引起了社会对公民急救能力的关注。
事故现场发现者是否有急救能力,对伤者能否有更多的生还机会至关重要。有效的紧急救治能够帮助伤者保存生命,防止伤势恶化,降低意外伤者的伤残率甚至死亡率。由于缺乏急救知识和技能或者因为急救方法错误,延误治疗时机,就会增加伤患者的伤残率或者死亡率。
公民急救普及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普遍接受基本急救技能培训,有的国家还将急救技能作为员工就职的必备条件。据了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急救技能普及率依然较低,公民的急救能力令人堪忧,希望有关部门为公民尽快补上急救知识这一课,使伤者遇到突发伤害时能够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护,为他们争取抢救的“黄金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