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西安、南京等地纷纷出台人才“新政”,开出各种优惠条件,千方百计引进人才,“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大城市的频繁出手,让小地方的人才工作陷入尴尬境地:人才招引难度增大,费力招来了,过不了多久又“飞走”了。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加快转型升级、注重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将发挥更为突出的决定性作用。在各类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但是小地方资源明显比不上大城市,如果仿效大城市用高薪留人,财政又负担不起。小地方如何留住人才?笔者认为,小地方须打造“磁力场”揽才聚才,须编织“安心网”栓心留才,须涵养“生态圈”用才扶才。
打造“磁力场”揽才聚才。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人才集聚需要平台,人才发展更加需要平台。人才平台的能级,直接影响人才集聚的量级,也将影响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与水平。这就要求小地方要高瞻远瞩,着眼未来,大力发展具有吸引力的产业集群和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做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实现人才与产业、项目同频共振、共同发展。解放思想,大胆使用认准的人才,为人才发展提供条件,让人才能够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真正做到留得下、融得入、起作用。
编织“安心网”栓心留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人才发展环境的优劣已经成为当前区域之间人才竞争的关键要素。一个地方有好的人才环境,才能留住好的人才,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小地方要坚持“人才第一”的理念,从心底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营造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要重视打造人才交流平台,定期举办人才联谊会活动,进一步提升人才的归属感、获得感。不断优化城市人居环境,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在落户、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多方面开辟“绿色通道”,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涵养“生态圈”用才扶才。“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小地方要坚持变革创新,创新人才引进、培育、保留、使用的机制体制,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宽广的胸怀,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格局。立足区域发展定位,着眼比较优势,加大对人才引育资助力度,增强人才政策竞争力。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党管人才力度,坚持党政“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及时解决人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助推人才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