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理论频道 > 观点 > 正文

给岁月以文明

邱辰

对于我们生活的这座小城,你是否拥有自己的独家记忆?

是雨后东大街朗润的石板路,还是龙游河那片渺渺幽香的荷塘,是早上那一口天下至味的蟹黄包,抑或是迎春桥上那幅目濡耳染的古老对联?

我们这座从历史深处款款而来的小城,在时代的洪流之中从未停下奋进的脚步,她在文明上的每一次构筑都饱含激情与智慧,虚室生白,直指心灵,生生不息。

有人说,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无论是蜉蝣众生还是宇宙星辰,再大的变化,都只是天地一瞬。而不变的,是人类文明前行的身影。就像有人习惯于把生命释放在大地长天、沧海远山,一座在1600年光阴轮回里成长起来的城市必定是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抱文明之美。

文明是小城的态度。在把习俗文化、文明新风描绘上墙的小巷里,我们看到的是小城对于文明的循循善诱;在五光十色、水木清华的小游园里,我们看到的是小城对于文明的民本情怀;在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街头,我们看到的是小城对于文明的自我要求。

文明是小城的气质。一个人的气质,在于阅历的凝聚和内在的修养,而一群人的生活内涵和生存状态,则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气质。我们欣慰,我们的小城有常年走街串巷、春风送暖的志愿者们,有坚持了整整20年帮扶孤寡老人的乡邮员们,有不断涌现、感人至深的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爱心大使们。当然,还有千千万万个在自己位置上奋发的你,我们一起将旺盛的生命力聚合成这个城市的光与热。

文明是小城的信仰。无论城市愿景多么美好,无论城市构想多么宏远,城市文明建设都离不开每一位市民去承载、去践行。因为有了文明的信仰,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文明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和捍卫者。每一个普通人的行动带来的每一个涓滴改进,汇入历史的江河,就是最强大的“熵减”力量。

就如法国诗人普列维尔对自己的城市那般骄傲自豪,我也想说,如皋是地上一座城,地球是天上一颗星。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小城 文明 城市
责任编辑:邓天伟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