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回顾过往,踌躇满志;展望未来,豪情满怀。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如皋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硕果累累。波澜壮阔的五年间,改革开放走过千家万户,给新时代的如皋带来喜人变化。“十三五”时期,我市一个深水良港、两条过江通道、三座高铁站点、五条高速公路的综合交通新格局,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国家级开发区、省级高新区等高能级平台,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金字招牌”,积蓄了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为群众带来实打实的获得感。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全面深化改革,让雉水大地的开放道路越走越宽广,也成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如皋的不竭动力。改革潮涌,风正帆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向全市发出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吹响“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跨江融合”集结号。
深化改革开放是绿水青山展露新颜。未来五年,改革导向更清晰,全市上下要瞄准目标、持续发力,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一城两区三基地”为载体,主动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努力在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上实现新突破。
深化改革开放是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未来五年,改革落实更有力,全市上下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持续强化改革举措系统集成,推动资源配置更优化、权责关系更协同、保障服务更高效,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益的营商环境,积极在创新路径、激发活力上展现新作为。
深化改革开放是生产潜力持续释放。未来五年,改革目标更明确,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争先创优,聚焦发展掣肘难题,提升开放载体能级,尤其是四大主功能区要坚决扛起全市开放发展主阵地重任,坚持高质量、高能级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努力在产城共兴、跨江融合上体现新担当。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十四五”的大幕已经拉开,新蓝图掀开的崭新篇章静待我们共同书写。唯有继续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应对变局、开拓新局,为勇当长三角北翼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强大动力,奋力谱写如皋现代化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