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理论频道 > 社会 > 正文

解决安置小区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摘要:随着城市的扩容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和城镇安置小区数量逐渐增加,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在安置小区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要解决安置小区的管理问题,必须提高物业服务水平,相关职能部门必须主动作为,当然安置小区居民也必须相应提高文明素养和法律意识。

关键词:安置小区  管理  服务  素养

随着城市的扩容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和城镇安置小区数量逐渐增加,由此在安置小区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学党史为民办实事的工程中,如何解决好安置小区的管理问题,切实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是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问题分析

1、物业公司管理不到位

如皋,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是由政府招投标产生,与居民之间不存在雇佣关系,他们对居民缺乏服务的心理认同感。由于物业管理的资金完全来自财政保障资金,物业公司自主支配的费用捉襟见肘,大修小修都要向相关部门打报告申请维修基金,手续繁琐,严重影响维修的时效性,从而引起居民对物业公司的不信任和不满。此外,物业公司除了管理人员外,其他服务人员总体年龄偏大、素质偏低,缺乏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精神,也严重影响物业服务的质量。

2、相关部门管理缺失

安置小区是政府主导的民生工程,但在管理方面各方主体权责不清,职能缺位。由于监管不到位,导致建房质量存在问题,存在墙面剥落、房顶漏雨、地下车库渗水等现象,居民入住发现问题后已过了维修期。小区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有的小区电梯经常维修,地下车库也由于缺乏配套的消防设施而废之不用,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规划部门没能提前规划好安置小区的各项功能,如娱乐区、休闲区、运动区、停车场等,特别是没有规划电瓶车停车和充电区域。当小区管理出现问题时,居民首先找物业管理公司,而居委会、乡镇(街道)、市相关职能部门往往被忽视,城管、住建部门的职能没能充分体现与发挥。同时,各部门之间也缺乏沟通与协调,存在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结果极可能将小事酿成大事。

3、回迁安置居民对小区生活适应性不高

安置小区住户绝大多数为搬迁安置的农民,他们的公共责任意识不强、文化素质不高,挟带诸多原有生活习惯,难以快速适应新的城市化小区生活。比如,有随处停车、随处摆放杂物、随地吐痰的,有在小区绿化地上种蔬菜、在路上搭建棚户搞婚丧、在占用楼梯过道等公用面积放置杂物的,还有逢年过节燃烧斗香的。他们思想固化、教而不改,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这也给小区管理带来难题。

二、对策建议

1、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是关键

安置小区的业主虽然不交物业管理费,但物业公司的相关费用是得到政府财政保障的,所以安置小区的物业服务水准应和商品房小区无差异,它的服务水平也要得到保证。

首先,物业公司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提升服务质量,走专业化管理道路,减少物业上岗人员的乱象,确保物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其次,物业公司要创新服务理念。物业公司要摒弃服务便是守门、服务便是打扫、服务便是公共维修等简易服务的认知偏差,对于用水用电、车辆疏通、安全监护、出租房屋管理等居民比较关注的服务项目,要主动介入。要及时更新物业管理理念,做到提前发现、主动参与、主动作为,物业工作要做细做实。要更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借助现代化技术,引入智慧物业管理,借助互联网解决物业管理中的难题,如引入智慧停车系统解决乱停车问题,借助大数据对小区人员实行智慧化管理。

再次,倒逼物业公司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每年定期不定期由安置小区居民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进行量化打分,根据打分情况决定继续聘用还是辞退或给予一定处罚。

2、相关部门管理到位是保障

要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在小区管理方面的作用,相关部门在管理方面要积极作为,主动介入。

(1)做到过程管理精细化。房屋质检验收部门在开发商移交房屋时做好屋顶、墙面、电梯的全面检查工作,并延长房屋质保期,避免留下胎里病。政府加大安置小区的财政保障力度,解除物业公司的后顾之忧。同时政府对物业公司的监管要常态化,奖优罚劣,明确物业公司的职责,并将之公示于小区居民。

(2)小区功能设施齐全化。规划部门要科学规划,保障居民的娱乐、健身、充电等需求,并避免老问题在新安置小区再出现。

(3)处理问题及时化。村(居)委会要充当好小区居民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桥梁和纽带,在物业公司和上级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当好居民娘家人的角色,在教育引导治理居民文明居住方面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小区管理方面发生矛盾和冲突应先由物业公司和村(居)委会提前介入,力争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起小区管理问题解决的联合机制。由物业公司、村(居)委会、住建局、城管局、行政审批局等相关部门组成,指定专人负责沟通协调,及时有效地解决好安置小区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

(4)部门责任明确化。各个部门要明确主体责任,减少扯皮、推诿现象,职能部门多走一步、先行一步,多付出一份心,居民的问题就会减少十分。将涉及安置小区管理的各部门的职责通过多种形式告知居民,使居民知道什么事打什么部门。

(5)小区管理智能化。推行智能化管理,通过智能化管理,全面直观的展示小区人、车、物、房的整体运行状态,对小区房间和人员构成,小区进出人员、车辆、行动轨迹全面掌握。打通停车、视频监控、电梯、物业管理、消防等场景,提升小区管理的便捷性、全面性。

3、提升居民法律意识和文明素养是根本

安置小区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居民本身因素引起的。所以要加强对安置小区居民的教育引导,使其成为合格的、成熟的小区居住者。

物业公司和村(居)委会可通过居民微信群、小区LED显示屏和布告栏等多种手段加强教育宣传力度,强化小区居民文明居住意识和法律意识。在醒目地方置放公告牌,提醒他们不得乱停车、乱扔垃圾、乱堆杂物、高空吐痰、空地搭棚等,培养居民良好的居住习惯。通过微信群,推送本社区以及媒体报道中居民间互信互睦的正面故事,营造和谐的居住氛围。同时,向居民宣传高空抛物入刑、遛狗必须牵绳等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引导居民遵守法律法规。培养居民的法律意识,营造依法维权、依法办事的氛围,使居民遇到维权问题时,通过正当的方式和合法的渠道去维权。通过演木偶戏、情景剧、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正面引导、反面说教,将小区内常出现的问题集中展现,有效引导居民正确处理问题,提升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文明修养。通过积分考核建立奖惩机制,制定小区居民守则,对居民遵规守纪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对守规矩、制止不文明行径的居民给予积分奖励,年终根据积分情况,给予一定物质、精神奖励,对于不守规不守纪的居民则扣以一定积分,并将居民积分在公告栏里张贴。

引导小区居民由问题的制造者变成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将村民自治的经验引入社区,村委会组织一些热心居民,建立一支居民自治队伍,吸收一些综合素质高、人品好、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老同志组织起来,佩戴红袖章,不定时对小区进行巡查,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将有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引导居民全员主动、自觉参与小区管理。(中共如皋市委党校课题组成员 陈乾 宗慧敏 薛瑞敏 陆甫琴 )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唐艳云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