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同甘共苦 发愤图强 在接续奋斗中展现新作为
本报评论员
人无精神则不立,市无精神则不强。一个地区,需要一种精神,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以此来凝聚各种力量,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分别跃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6位、第21位;全年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32个……2021年,如皋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现代化如皋建设实现良好开局,这背后离不开如皋治沙精神的支撑,是全市上下同甘共苦、发愤图强的结果。
奋进新时代,特别是面对跨江融合发展新机遇、区域竞合发展新态势,我们更应该从如皋治沙精神中汲取前行之力,加快优化发展赛道,在新一轮经济地理重塑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
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必须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决心。当前,“打造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挺进县域二十强、争创文明典范城”等多重目标交织叠加,党代会擘画的发展蓝图与全会部署的重点任务交汇重合,场场都是硬仗。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阵痛”,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一以贯之、只争朝夕的拼劲,不断跨越前进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以工作的辛苦指数换取如皋的发展指数和群众的满意指数。
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必须要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干劲。从总体上看,我们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机遇大于挑战;从我市实际情况看,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为经济发展积蓄了能量;广大干部群众不甘落后的精气神,更是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一切,正是我们争先进、创一流的良好基础。我们要把“行行争第一”作为永恒的工作追求,把握好跨江融合这一重大机遇,把牢项目建设这一关键抓手,释放科技创新这一最大变量,不断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动能。
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必须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干事如同赛跑,“不看起跑看撞线”,所有的工作都要用结果来检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千头万绪,每项工作都很具体、都很重要,但我们绝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自觉在大局中找准工作定位、发展方向,既要注重精准施力、重点突破,也要突出协同发力、齐头并进,进一步提振精气神,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在各项工作中建新业、立新功。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让我们坚定“上下同欲者胜”的信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着新目标开拓前进,在接续奋斗中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