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理论频道 > 话题 > 正文

年味儿,还是这个味儿!

余慧

有人说,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没有了爆竹的硝烟味儿,疫情阻碍了回家过年的路,少了热闹劲儿,少了年味儿。年味儿真的变淡了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曾经,除夕夜里鞭炮声声响彻云霄,烟花璀璨照亮夜空;老人们围炉而坐聊天守岁彻夜不眠;孩子们手里握着红包忍不住偷偷拆开来看......记忆里的一幅幅画面,构成了我们心心念念的“年味”,年复一年。过去,人们习惯于在爆竹声中迎接新年的到来。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燃放烟火爆竹带来了环境污染,也带来了安全隐患。社会在进步和发展,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文明程度也在进一步提高。不放鞭炮,不燃斗香。你我一小步,社会文明一大步。不违规燃放烟花爆竹,不购买燃放烟花爆竹,为营造文明、安全、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守护绿水蓝天,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过个“绿色”年!

年味儿真的变淡了吗?社会的飞速发展,也将我们带入了快节奏的时代。记忆中的儿时,家人一进入腊月就开始忙碌,准备各种年货。如今做馒头、灌香肠,都可以私人定制了;家政人员上门打扫,年迈的父母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网络拜年,远隔千山万水,祝福近在眼前。微信抢红包、支付宝扫福字,乐在其中,过个时尚年!

年味儿究竟是什么味儿?随着社会的变迁,生产方式、社会生活的改变,有的习俗慢慢消失了,有的习惯渐渐改变。其实年味没有变,变了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更科学、更生态、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年味儿,是历久弥新的中国传统文化味儿,是中国人心中久远绵长的人情味。年味儿,是辛勤工作一年换来的丰厚回报,是小儿女的纯真和父母的欣慰,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是大红春联、吉祥福字的翰墨香,是对来年的期盼和祝福。

相见时难,团聚有时。春节需要值守的铁路工作者、医护人员、警察,在境外打拼的人们,尚处于封控区的人们……回家过年,不容易。寒冬会散,但年味不会散。幸运的是这个时代科技进步创造了很多便利,见字如晤、见“屏”如面,让思念相连。“就地过年”的大礼包里不仅有满满的年货,还有满满的关爱与理解。父母亲手做的年货被打包成爱的包裹,跋山涉水,来到身边,家的味道从未缺席。

只要心与心连在一起,只要这种温厚的感情没有改变,年味就不会消失。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陈慧伦
0

有害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