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e如皋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 理论频道 > 声音 > 正文

以高质量发展创造更美好生活

如皋日报评论员

上半年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95元,同比增长5.6%。其中,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45元,同比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53元,同比增长6.8%。直观的数据不仅展现了江苏人民不断提高的经济生活水平,也让我们看到了今年上半年江苏锚定“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目标,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取得的扎实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江苏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推进落实“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任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产业兴旺带动群众富裕。一座城市,有着强劲的产业实力,才能让群众有更多机会实现就业、增收致富。而要增强产业实力,就要依靠科技创新。要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上下功夫,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助推传统产业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基础跃升;要聚焦新领域,依靠科技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催生出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奔向发展新蓝海。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精神底蕴汲取发展力量。中华文明传承千年而不断推陈出新,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需要我们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需要我们更加关注人民精神文化需求高品质、个性化的新特点,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自内心的深度认同和自信;需要我们坚持以新的技术手段、新的表达方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文明之光照亮发展之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以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良好的社会治理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要积极创新治理方式,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要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要提升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以数字化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服务效能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如皋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责任编辑:陈慧伦
0

有害信息举报